『无障碍浏览』
“制度、技术、业务”协同创新 光电子计量大楼项目“焕新重启”

2025-10-17

近日,通过“制度、技术、业务”协同创新,青岛自贸片区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光电子计量大楼项目办理了更新改造前的各类规划、建设、市政等手续,为该项目拓展计量检测业务、优化战略布局、发展新兴产业保驾护航。

DM_20251017141256_001.png

制度创新:

双弹性政策扶持,活化管控方式

根据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光电子计量大楼地块规划用途为商务商业用地,与土地证载用途(工业用地)不符,常规办理路径难以实现项目方诉求。

通过片区创新出台建设用地“双弹性”管控实施细则政策文件,相关部门研判建设内容,审核土地、规划管控要求,辅导企业顺利办理厂房改造规划手续。

技术创新:

一站式线上报审,优化审批流程

依托片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全生命周期辅助管理系统,建立“一站式线上报审”服务模式,实现老旧厂房更新改造全周期的管理,这种审批流程的优化实现了企业免跑腿、简流程、一键办。

此外,片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全生命周期辅助管理系统还辅助配有操作手册与指导视频,企业无需线下往来,参照手册与视频,全流程线上办理。

业务创新:

跨领域协同办理,统筹规划建设

由于科研院所具有特殊性,在传统“串联”模式下,企业需要按顺序逐个部门申报:土地权籍核准、规划方案审查、市政苗木迁移等。任何一个环节卡住,整个项目就停滞不前。

针对企业诉求,片区有关部门通过现场实地踏勘、方案联合审查、信息数据共享,一次性理顺业务类型,变串联为并联,同步落实土地权籍管理、城市管理,真正体现了集成办理的优势。


DM_20251017141256_002.png
“虽然计量大楼有一些办公实验场地,但工作总面积加起来较为紧缺,且配套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门卫面积较小、停车也十分困难,青岛自贸片区通过业务联审,仅用12天就化解了我们的难题。”四十一所能力建设部杜雷说道。

据了解,扩建后的光电子计量大楼项目总面积达9200余平米,新增车位60余个,新增门卫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优化了园区围墙、道路、铺装、绿化、管线综合设计。此次改造不仅增强了科研院所自身的发展韧性与功能,也重塑了城市空间,更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附件

地址:青岛西海岸新区团结路2519号
联系我们:0532-83167518
邮箱:zrkt@sgep.cn

©2024 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版权所有 CIM城市大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