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午,青岛中德智能制造工匠学院(以下简称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在青岛中德生态园(国际经济合作区)举行。
2018年1月,《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党的十九大之后国家批复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新春伊始,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山东新旧动能系统工程,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的主张。
建设制造强省,既需要领军型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高超的技工队伍。青岛中德智能制造工匠学院的建设,就是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和青岛市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探索建立以现代学徒工制度为核心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双元办学模式的重大实际行动。
工匠学院的建设将以中德生态园为主导,依托正在建设的中德应用技术学校的部分校舍、场地、教学设施设备以及师资等资源,积极引入德国莱茵科斯特、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等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和培训优势资源,开创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双元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对接新旧动能转换十大重点产业,借鉴国内外先进职教经验,计划开设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多轴数控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作、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技术方向)等专业。同时,联动已经落户园区的西门子创新中心、海尔智能工厂等中德智能制造领先机构和企业,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一体化运作,构建“工匠学院+园区产业集群+研究所”的三合一平台,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的高端性和复合性,打造与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产学研一体、“中德双元”特色鲜明、共享联动的国内一流智能制造工匠学院。
据了解,青岛中德生态园自2013年7月启动建设以来,大力推广智能制造,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17年9月,园区获评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园区。2018年初,“中德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双元培养与认证中心中国分中心”落户青岛中德生态园,承担国内机电一体化及智能制造领域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相关专业建设、技能人才分段培养、技工院校师资研修培训、课程本土化开发、技能人才评价标准研究及国际证书考核、实习就业等任务。
据悉,位于青岛中德生态园范围内的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双元工程学院和中德应用技术学校都已经开工建设。中德双元工程学院将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耶拿应用科技大学等多所德国应用型优质教育资源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引进极富特色的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体系。中德应用技术学校是一所以开设智能制造专业为主,产教深度融合,中德双元制培养,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示范性中职学校,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伍伯塔尔职业技术学院、欧洲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集团公司(EBG)、联邦德国电子信息技术中心(BFE)有着深度合作。“青岛中德智能制造工匠学院”的建设,将在园区形成从初级到高级,涵盖学历教育培养的“双元制”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布局,通过中德培养机制的贯通,实现技术与技能的融通、国内培训与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互通、全日制教育与职工技能提高培训的沟通,为青岛市、山东省乃至全国智能制造类企业提供优秀高级技能人才,为产业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为新旧动能转换积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