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德生态园召开2030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专家咨询会
2018年4月23日,青岛中德生态园管委组织召开青岛中德生态园2030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专家咨询会,邀请了7位国内知名专家参加咨询,分别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原副院长、世界人类聚居学会(WSE)副主席毛其智先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所所长董珂先生;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郭柯先生;TUV NORD指定评审员李拥军先生;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学院副教授李庆党先生;布尔•梅瑟舍密特建筑师伙伴合作公司合伙人、DGNB审计员罗尔夫•梅瑟舍密特先生;德国工业4.0、智能系统及信息安全系统专家安德里亚斯•哈朗教授。御道公司详细介绍了中德生态园2030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编制的意义和创新特色。
专家认为青岛中德生态园2030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能从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示范政策、德国品质、园区特色和成功经验进行全方位的框架设计和指标选取,创新提出“Eco-PARK-TREE”,制定指标体系全周期管理的“禀赋诊断-指标制定-监测评估-优化提升”的指标标准化编制流程,能够体现国际一流的水平。
青岛中德生态园是目前中德两国政府间唯一合作项目。2010年7月,中德两国政府签署备忘录,确定在中国青岛合作建设中德生态园。旨在加深中德两国在生态领域的合作,探索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园区落户以来,中德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强化双边合作,予以加快推进。目前已引进德国西门子、德国大陆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和30余家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园区逐步发展成为中德合作的新平台,被中国商务部、德国经济部誉为“中德两国政府间生态领域的灯塔项目,是双边合作园区的典范”。
2012年,园区借鉴德国莱茵模式,先行建立了可量化的40项生态指标,为中德生态园的各项建设划下了“生态红线”,该指标体系取得TÜV NORD认证,相关工作经验及指标纳入商务部制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合作生态园工作参考指南》。随着中德生态园的发展建设,2017年6月结合国家省市对国际合作园区战略发展定位要求,2017年园区启动了2030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编制工作,坚持不忘初心,围绕生态底色,参考联合国2030、联合国人居三等标准,将园区生态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升完善,构建“经济健康持续、生态特色鲜明、创新驱动发展、全球开放包容”为愿景的2030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形成可监测、可统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指标2.0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