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家德企携手60家中企共寻合作新机遇
5月23--2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与德国经济和能源部、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共同执行的中德政府合作培训项目——第八期德国中小企业经理人来华交流班来到中德生态园,近20位学员走进被动房技术中心、博士邨、海尔洗衣机智能互联工厂、德国辛北尔康普工厂等园区重点产业项目和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参观调研,并与中国中小企业对接交流,取得丰硕的合作成果。
在5月23日举办的开班式上,青岛中德生态园管委副主任沈雷致欢迎辞,青岛中德合作交流协会会长展二鹏、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项目经理安德雷·爱丽丝、中德联合集团对德事务总监潘鹏出席并致辞。
200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现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签署《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合作备忘录》,选派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赴德培训。2008年至2019年间,600余名中国中小企业经理人赴德培训。2012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现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签署《关于继续开展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合作备忘录之补充协议》,正式将德国中小企业经理人来华交流列入两国合作协议框架内。2012年至2018年间,136名德国中小企业经理人参加第一期至第七期德国中小企业经理人来华交流班。通过中小企业经理人赴德培训和来华交流,为中德两国中小企业合作搭建起双向的交流平台,对于双方达成合作起到了强劲的促进作用。
沈雷在致辞中说:“此次德国中小企业经理人来华交流班来到中德生态园,不仅能让德方企业了解园区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也能让中方找到德方合作伙伴开展对德合作,深入推进双方中小企业的经贸往来。”
青岛中德生态园于2010年7 月在中德两国总理见证下签约,2013年7月正式建设。作为中德两国政府间的合作平台,园区围绕集聚德国元素,积极引入德国理念、德国标准、德国技术、德国商品、德资企业,着力打造生态型、智能型、开放型的中德两国利益共同体。针对德国中小企业重信用、轻资产发展特点,园区优化金融环境,探索设立基金、担保等服务机制,加强载体平台建设,先后建成汉德D-Zone、中小企业加速器等孵化器,为德国中小企业加速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核心保障。目前,已有23家德国中小企业落户中德生态园。
此次来华的20家德国中小企业涉及物流、啤酒设备、进出口贸易、商务咨询、医疗服务等行业领域。在中德企业对接洽谈会上,第八期德国中小企业经理人来华班的20名经理人与青岛60家企业代表面对面对接洽谈,针对各自的合作诉求寻找进一步合作的机会,为开拓对华业务并与中国企业开展合作做好准备。
在5月24日举办的结业式上,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王正才致辞。中国驻德国首任大使、中德交流合作协会创始人卢秋田作《东西方文化差异》主题演讲。卢秋田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德政府合作培训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张晓辉、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项目经理安德雷·爱丽丝共同为学员颁发培训证书。
安德雷·爱丽丝对此次交流班活动进行总结。她说:“德国中小企业经理人来到中德生态园参加来华交流班,与中国中小企业交流洽谈,让他们对中国、对中德生态园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为未来双方达成实质性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海尔布隆-弗兰肯地区工商会项目经理达利拉·纳迪表示:“海尔布隆-弗兰肯地区工商会已发展成为德国对华合作的重点工商会之一,此次中德生态园之行与许多有意到德国投资或寻求德国出口商的中国企业进行了初步对接,相信我们将有机会达成进一步的合作。”